新年伊始捷報傳,安徽電建二公司承建的中國西部和少數民族地區第一座核電站——廣西防城港核電站1號機組于2016年1月1日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圓滿進入商運。這是我國“十三五”規劃實施后首臺投入商運的機組,每天將為中國西部提供2400萬度清潔電能,自此,西部走進“核”時代。
防城港核電站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其中,一期工程1、2號機采用自主品牌中國改進型壓水堆核電技術CPR1000,建設兩臺單機容量為108萬千瓦的核電機組,投資約310億元。一期工程自2010年7月正式開工,安徽電建二公司承擔常規島土建、安裝及調試工程。
2009年11月,該公司首批人員頂風冒雪進點,明確了創建“核電工程國際標桿”的目標,六年來,他們嚴格貫徹執行“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方針,以標桿引路,腳踏實地開展工作,嚴格遵守核電施工規范要求,科學組織、精細施工、過程控制,如期完成土建交安、電氣倒送電、汽機扣蓋、并網發電等關鍵節點。1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行,正式移交商運。一連串數據被歷史性地定格,這是一組先進的技術指標:最大軸振44.1um,發電機漏氫率5.88Nm3/d,儀表投入率、保護投入率、自動投入率均為100%。
筑牢屏障保安全
“常規島管路及設備安裝清潔度控制成效顯著,創所有項目常規島清潔度控制最好成績。安全質量管理方面,貴司為防城港項目創建7級國際安全質量標桿做出了突出貢獻………” 1月4日,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致函安徽電建二公司,對該公司全體參建職工給出新年第一贊。
安全文化是核電項目文化的靈魂,該公司主動融入核電安全文化,“人人都是最后一道安全屏障”、“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監督、凡事有據可查”的核安全文化理念深深植入參建員工的腦海。由于核電工程的施工標準特別高,要在施工全過程保持清潔度,才能滿足要求。該公司防城港核電項目部制定了詳細的成品保護及防異物措施、方案,建立獎懲機制,編制防異物口訣,制作成宣傳板懸掛在施工現場。所有的設備、管道連接前都進行臨時封堵,施工時,進行清理檢查,完畢后登記記錄,施工區域進行隔離防護。質檢人員在每個階段進行反反復復的檢查驗收,加強工程重要工序、關鍵工序、特殊工序的監管,保證每道工序、每個細節處于受控狀態。2015年常規島安裝實體工程累計驗收W點123206項次,一次合格數123132項次,一次合格率99.94%;H點20785項次,一次合格數20770項次,一次合格率99.93%。
“一棒出局”,是該公司防城港核電項目部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創新舉措。他們強化日常巡查力度,及時反饋檢查結果并整改關閉,關注現場成品防護、防異物與工業清潔等質量隱患,積極推進工作包管理制度的實施落地,每月總結、分析系統中的典型質量問題,制定有效的糾正措施,嚴守核電質量行為十大禁令,對嚴重施工質量違章行為絕不留情,真正做到一棒出局。
2015年,該項目部完成兩臺常規島機組累計移交268個系統,設備安裝498臺,大管道安裝3839噸,小管道安裝70831米,累計消除尾項4萬余條,安全優質高效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在防城港核電建設中彰顯了中國能建的品牌實力。
全力以赴鑄精品
“筑造精品、服務廣核、不斷超越、追求完美”,這是該公司在防城港核電工程建設中確立的項目文化理念。以之為指引,該公司核電員工全力以赴鑄精品,項目部在現場月度安全考評及技能競賽中屢次名列前茅,在強手如林的核電建設現場,亮出了品牌,展示了企業超強的競爭力。
PX泵房也就是火電傳統意義上的循環水泵房,里面有一個最大的挑戰,就是循環水泵的渦殼施工。核電的循環水泵外殼是現澆混凝土結構,而且該工程首次采用渦殼底面為斜面的設計。
圖紙達到現場后,首先進行渦殼模板的拼裝。以往平底模板拼裝,只要在平地上將模板拼接就行了,現在斜面設計,就要考慮拼裝底座。施工人員利用CAD繪制出渦殼三維圖紙,開始連續幾周的鋼筋翻樣工作。中廣核工程公司一位工程師頗為感慨:“其他工程都是鋼筋班長在模板上量尺寸放樣,你們的技術員利用電腦直接放樣,簡直不可思議”。
由于渦殼地面是斜面,下部混凝土澆筑角度及平整度很難保證與模板地面貼合,技術支持部組織全體人員展開技術討論,確定將底面降低2cm,模板安裝后采用灌漿或砂漿將模板與基礎之間填實的方式,經過技術支持部與廣核工程公司、設計院溝通認為方案可行,最終現場開始實施。為了防止出現過渦殼混凝土澆筑振搗不密實的現象,澆筑過程中質量控制部人員跟隨工人進入鋼筋內,每個振點跟蹤檢查,保證無漏振、無過振。該工程4個渦殼均內實外光,達到最完美的效果。
標桿引領創紀錄
該公司防城港核電項目部始終堅持把“創國際標桿”作為推進施工標準化、安全管理標準化的有效途徑,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標桿工程。
項目部全體人員責任層層分解,領導帶頭劃片承包,各區域施工隊明確職責,他們積極探索和尋求安全管理的辦法,創造了核電數個“首次使用”的安全管理良好實踐,使得常規島安裝、調試工程現場環境得以持續改善,成品保護盒防異物管理明顯改善, MX廠房+20.2M電氣間無塵化管理、現場儀表成品保護成為安質環管理亮點。
他們連續3年順利通過了由挪威船級社和中廣核集團專家組成的國際標桿評審組評估,2014年、2015年國際標桿工程評估結果均是安全管理7級、質量管理7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刷新了中廣核的歷史紀錄。
以“創國際標桿” 為契機,該項目部不斷提升班組現代化管理水平,電維護班喜獲“2013年全國安康杯競賽先進班組”、“2014年全國班組安全建設與管理成果展示比賽二等獎。”電儀試驗李露班先后獲得全國工程建設優秀“QC小組活動成果”、全國工程質量“優秀質量管理小組”、“2014年度中廣核集團標桿班組”等多項榮譽。
創新驅動攀高峰
以“建成一個優質工程,培養一批工程人才,開創一種管理模式,鑄就核電建設品牌”為項目管理目標, 該項目部全方位開展技術攻關。
2010年5月29日,防城港核電1號機組GD廊道第一次結構混凝土澆筑。 GD廊道進水段為內徑3.6m,外部邊長4.8m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這是該公司歷史上首次施工的內圓外方混凝土結構,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該公司防城港核電項目部精心組織編制施工方案,先后召開內部研討會議3次、外部評審會議3次,對方案各個薄弱環節進行分析,以組合最優、受力最為均衡為目標,方案從A版升至D版,歷時半年,形成了總計102頁的最終方案。在大量計算數據的支撐下,中廣核工程公司對該方案高度認可,給予“技高人膽大、思維敏捷敢于創新”的評價,并將該方案在其他核電工程進行推廣。
2015年8月18日,在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的見證下,該項目部金屬實驗室人員采用超聲檢驗(UT)輔以衍射時差法(TOFD),對水汽分離再熱(GSS)系統焊口(管道規格Φ508×15.09)進行了檢驗,這是我國核電領域首次正式應用衍射時差法(TOFD)對常規島大口徑承壓管道進行無損檢測。
TOFD全稱為衍射時差法超聲檢測,具有靈敏度高、設備輕便、檢驗速度快、不受作業時間限制等優點,加快了常規島后期施工的進度,同時對于焊接的質量的提高發揮更好的作用。金屬試驗室的王勇等人設計、研發的“一種傳動可拆分的手搖式伽馬探傷機”、“一種用于區分膠片是否曝光的暗袋”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正式授權,并頒發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汽機管道安裝QC小組研制出磁力鉆固定裝置,獲得“2014年度電力建設QC成果一等獎、”“安徽省2014年工程建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一等獎”、“全國總工會2014年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等光榮稱號。
歷時六年,安徽電建二公司人在防城港核電站一期工程建設中交出了完美的答卷,積累了寶貴的核電項目建設經驗。美麗富饒的北部灣,見證了能征善戰的中國能建人,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的精彩亮劍。他們將繼續做好防城港核電站一期工程2號機組各項工作,用心詮釋“弘揚目標一致的團隊精神、勇于承擔的奉獻精神、堅持不懈的拼搏精神、追求卓越的進取精神”,為中國能建核電事業新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防城港核電站一號機組正式投入商運